朱玉昆 | 传承中华经典 激发生命动力

作者:朱玉昆

国学教育实乃生命成长教育,生命成长教育既不是哲学口号的罗列,也不是国学经典的堆砌,更不是生物知识的推介。而是以觉悟的生命对未觉悟生命的唤醒,唤醒当从孩童时期即可开始。三智东方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朱玉昆老师,将国学经典与自身经历相结合,致力于生命成长教育的传播。今天,我们从朱玉昆老师的访谈中,认识“传承中华经典,激发生命动力”的三智。

传承中华经典

激发生命动力

生命成长教育之心得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自我童年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培养是第一位的。在儿童的培养中,母亲又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有言:“妇人弱也 , 而为母则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我们提倡的“男女平等”,是人格的平等。传统文化五伦关系中讲的“夫妇有别”,实则是说男性与女性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与责任,并非人格差异,亦无尊卑之意;是后人理解之误,或有意曲解。如今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许多家庭已经摆脱了温饱问题的困扰,所以不少城市里的母亲又重新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因此学会如何做好妻子,如何教育好孩子的问题就变得异常突出。

所有教育都需要有“根”,即所谓的“体系”。中国本有传统的家庭教育体系,而且非常完备。但从“五四”运动,特别是文革之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家风、家规、家训被社会所抛弃。好在近几年,人们又重新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却搬来了全套西方化教育的理念和体系。“蒙特梭利教育”、“卡尔威特教育”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其实中国古人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套完备的体系,比如《论语·子张篇》写到“洒扫、应对、进退”。“洒扫”,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应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进退”,则是培养孩子的待人接物能力。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这一年龄段是孩子性格、脾气、习惯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甚至他的未来很大一部分也是由这个阶段所接受的教育而决定的。在这个阶段中,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是首先需要培养的。人类进化的一大标志,即是双手开始从事细密的生产劳动。由此可知,劳动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发展。因此,让孩子参与家务劳作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语言表达能力与待人接物能力的培养对一个孩子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洒扫应对进退”的综合素质,这是人一生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智的少年们

每个生命都应有非凡的价值

除家庭教育外,对于“人何以成人”的问题,则需要我们寻找生命成长的钥匙。在我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一直秉持着母亲的教诲——“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对社会起不到有益的作用,那么他的人生将毫无价值与意义。受益于爱读书的习惯,我的生命成长道路,是从长年累月所读经典中总结出来的知识;为我打开生命诚挚之门钥匙的,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儒家文化强调“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道家文化提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佛家文化倡导“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儒释道三家文化都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有比自我、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弱肉强食是丛林的法则,动物界的标准;伦理道德、仁义、良知,才是人的标准!

朱玉昆老师在三智书院开设生命成长教育研习课程

生命成长教育,就是通过学习《大学》研修生命提升的次第、路径和方法;通过学习《论语》通达孔老夫子的生命精神;通过学习《道德经》掌握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生命智慧;通过阳明心学实践知行合一,反本开新,参悟生命的本真。从一个新视角看待生活和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花园,近而获得心灵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生命教育,它必须建立在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古人通过对自己身体与心灵的体悟和实证,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并且将其运用到教育体系之中。从幼儿的“洒扫应对进退”,少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年的“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老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架构了贯穿中国人一生的生命成长教育体系。不学习经典,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很难真正了解生命,激发生命动力。

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文化都赋予生命以永恒的意义。儒家文化认为,我们的生命是家庭、家族、民族、人类生命链条当中的一段。过去如果一个人做了对不起这个家族的事情,去世之后入不了族谱,也入不了祖坟,在世人的眼中这个人白活了一辈子。我们按照儒家的思想理解,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活,他死了以后自己的家人也不记得他。如果他疼爱自己的老婆孩子,他死了以后最起码老婆孩子还能够记着他。如果一个人能够为自己的家族而活,那么他死了以后这个家族的人能够记着他。如果一个人为了民族而活,那么他去世以后整个民族都会记着他。同样,如果一个人是为人类而活,那么他去世以后整个人类都会记着他。所以儒家文化就是这样赋予了人生命以永恒的意义。

家风家教,离不开勇敢、勤劳、团结、谦卑这些优秀的品德,其实它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弘扬家风家教建设,就是在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其次,修家谱是使我们对于自身的来源有一个追根溯源的依据。过去我们家里面供的牌位叫天地君亲师。所以荀子曾经讲人有三本。天地是我们生命、生活、生存的根本;祖先、家族、民族,是我们自身由来的根本;君主(也就是社会的管理者)和老师是社会治理的根本。所以我们修族谱、修家谱,第一是不忘本,第二是生命有传承。我们只有知道了生命有这种永恒的意义,才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儒家文化对于生命的理解。

道家文化认为人的生命是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所以庄子说“天地与我为一 , 而万物与我共生”。当我们的肉体生命结束后,我们的精神生命会与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同在。我们只有认知到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生命合而为一的这种永恒价值,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生命活出精彩来。这个世界的未来跟我们是紧紧相连的,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人不能够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这种感觉,认为未来世界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他就不懂得珍惜,他的生命也就不能够在未来的世界当中呈献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认真读书的三智少年

佛家文化认为人的生命分体、相、用三部分。生命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个体生命是人类生命本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就是我们的个体生命,是因缘和合而成。用,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个体生命还存在的时候,我们要能通过我们的个体生命,找到本体生命,找到人类的共同的生命,这才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由此,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文化都赋予了生命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而我们只有了解了生命的这种永恒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够真正地活出自己生命的风采。生命成长教育其实就是对于现行体制教育的一个补充。我们现行的体制教育是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先生引进的西方的知识教育体系,这三、四百年来,西方的知识教育体系就是为了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大量工人而设计的机械化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实际上主要培养的是知识和技能。西方的生命教育体系是放在他们的宗教文化里,所以西方的教堂会开展生命教育。而中国人把生命教育放到了我们儒释道三家文化当中。所以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实际上就是弥补我们生命成长教育的不足。

朱玉昆老师在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北京开幕论坛上做演讲

首先我们就是要让人重新去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其次要学会生活。

谈到古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琴棋书画诗花茶。古代的文人雅士,包括一些普通百姓,他们在学习、工作之余所进行的都是琴棋书画诗花茶这样的休闲生活方式。而我们现在的休闲方式是打麻将、喝酒、桑拿,卡拉 OK、玩电子游戏。这些休闲方式其实都在扰乱人的正常生活次序,扰乱了我们的作息规律。这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仅不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甚至还会加重我们的负担,造成身体的不健康。我们常常在微信上看到这样的消息,一个人连续打了几天麻将,然后直接倒在了麻将桌上。有的人连续喝了几场酒,然后命丧在酒桌上。有的人年纪轻轻连续玩了几天游戏就直接猝死在游戏室里。所以这些休闲方式,既不健康也不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我们现在的人相比古人反而不会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把休闲生活方式回到琴棋书画诗花茶那样的方式中,才能更好的让我们健康、快乐、幸福和长寿。第三点,享受快乐。人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要能够享受到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美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对生命有一个正确认知,对于生活方式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我们怎么能够享受到这个世界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呢?

关于死亡我希望以笑待之

既然人可以从生命的本体中寻找出生命永恒的的价值,那为什么依旧害怕死亡的到来?这就是因为我们把“我”看得太重。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是没有“你”“我”概念的,经过成长环境、外界教育、外在思想的客观影响,就形成了一套关于“我”的主观意识,有了“我”的概念。在死亡之时,消失的是无法重生的肉体,而“我”的思想体系是依旧存在的。很多人在生的阶段,很少去思考关于“我”的命题。进而“我”变成了被父母、被老师、被朋友所塑造出来的人物。这样的人在肉体死亡之后,即可被宣告为“死亡”;还有一种人,认真思考过“我”,并且按着自己的体系生活,却没有将之记录下来,那么他死亡之后也没有留下什么;第三种人,是在第二种人的基础上,记载下了自己对于宇宙、世界、社会,以及人类的思考,那么在他离开人世之后,他的思想还是留存于世的,他的生命还是在延续着。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圣先贤。当我们在读经典时,就是在与古圣先贤在聊天、在交流思想,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同频共振,而他们的生命就在我们这里复活了。

朱玉昆老师在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绍兴闭幕论坛上发表演讲

2018年6月,在浙江绍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绍兴闭幕论坛上,当专家学者、阳明爱好者们齐聚一堂交流心学思想时,我就体悟到了与阳明先生的这种共振,并当场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五百年

太短

刚一合眼

便被唤醒

你们唤醒的不是王阳明

你们唤醒的是良知

是人性

王阳明不在了

良知还在

王阳明可以丢

人性不能丢

世人都赞王阳明

世人不做王阳明

王阳明便不是王阳明

当我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心就与阳明先生处于同一“频道”,是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现在阳明思想传播的问题,没有“我”了。儒家讲“无我”,即去私心、去私欲、去私念;道家讲“无为”,即不妄为、不乱为、不胡作非为;佛家讲“无心”,即无我心、有大心、有众心、有佛心。所以说,只要在我们的意念上去除“我”之本体,那么生命就是永恒的。因为 “死亡”无非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转换。这样才能够不恐惧死亡,正确的面对死亡,甚至是笑对死亡。

与三智不谋而合

我真正开始思考“人到底为何而活”,是因为三年前罹患癌症。当我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才让我真正意识到疾病、死亡已经来到了我面前,随时准备将我带离这个世界。如果说在此之前我所考虑的是“谋生”,那么这个阶段对我来说就是“谋死”的问题。基于从小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化的热爱,我觉得应该通过经典,挖掘生命的动力。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心力和心能,尽快恢复自己的健康,同时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定位。我希望并且愿意,通过自己所经历过的痛失双亲、生意失败、罹患癌症等磨难,而历练出的对生命的感悟,来警醒世人,让大家尽可能提早思考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开始形成传播生命成长教育的想法。

2019三智·金融客跨界论坛期间,楼宇烈先生与朱玉昆老师探讨问题。

所以在我战胜病魔后,就立刻开始奔走于全国各地,极力倡导通过传承中华经典,激发生命动力,大力推广生命成长教育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仅仅有好的发心以及辛勤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影响面太小。因此我开始寻找一个平台,一个能够更好地传播生命成长教育想法的平台。也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终于在 2017年底,有幸结识了高丽娜老师和高斌院长,经过交流他们同意我在三智书院传播生命成长教育的思想和体系。经过半年多的磨合,我发现三智书院的确是一个能够满足我传播生命成长教育的最佳平台。

三智书院首先吸引到我的是书院创始人汤一介先生的办院理念。汤先生提出要“中西印”三家文化兼容,这体现了三智书院的文化高度。本人在经典解读时也尝试结合西方科学、心理学、哲学与神学,赋予经典一种新的理解。有些人认为“解经”要按古人的思维去理解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还要将经典与当今社会相结合。比如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一定带有鲜明的汉代特色;朱熹对儒家文化的解读则是基于宋代社会特征基础之上的理解;王阳明对儒家文化的阐述同样会受到明代社会风气的影响;王夫之、黄宗羲对于儒家文化的理解,又是从明末清初的时代特征出发;在民国大师那里,儒家思想又被赋予了解决民族危机的使命。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以当今时代的视角、当今社会的视角对经典进行解读,那么一千年后的人们又凭什么去认识我们的时代?去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呢?我认为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更重要的是历朝历代对它的解读和运用,这也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

李漫博、郭齐勇、高斌、朱玉昆在三智书院

其次,汤先生提倡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将不同的理论体系作一归纳兼容。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人与社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则是由外向内,强调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身心合一”。这三家文化结合起来,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接触高斌院长后,他的学识、气魄、为人也深为我敬佩。他有着好学、宽厚、质朴、包容的品性,这也正是现在三智能够拥有如此雄厚的师资、众多的学员、被社会和业内普遍认可和提携的原因所在。而这种包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的体现,也是求同存异的完美诠释。有这样的领头人,我坚信三智书院一定会成为中国书院系统中的标杆和楷模。

在三智十二周年来临之际,我有幸同高斌院长一同经历了三智 IP 计划的打造和制定,从中看到了三智未来的发展:首先是站在中国文化对于世界贡献的高度,这个目标与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希望三智能够根据绘制的蓝图脚踏实地的走下去。最后希望三智书院能早日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的文明贡献一份力量。

三智十二周年纪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编将于大家陆续分享关于三智十二年的回忆。回顾三智十二年来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从回忆中感受美好,期待未来!